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

預見未來,可能嗎?

《愛麗絲夢遊仙境》大家耳熟能詳,其續集《愛麗絲鏡中奇遇》大家未必聽過。《鏡中奇遇》故事裡,愛麗絲遇到白色皇后,她是國際象棋棋盤上的一隻棋子。

「在我的國度裡,記憶可以兩邊走,記得過去,亦記得未來。我最記得兩星期後的事。」白色皇后解釋道。

「我只記得兩星期前的事。」愛麗絲說。

皇后聽了,輕蔑地說:「只有過去的記憶,太不濟了。」

真的嗎?我們對未來的「記憶」也許不及白色皇后,但連一丁點預感也沒有嗎?

相信預感大有人在,否則占卜師和算命佬便沒有市場,外國一些超自然心理學家(parapsychologist)亦早已做過一些實驗,聲稱證明預感的存在,然而那些研究多被視為「偏門」,不為主流心理學界接受。

這情形將會改變。美國康奈爾大學心理學家 Daryl Bem 的一系列預感實驗,年底前將會在 th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發表,這是一份權威的心理學期刊,所載論文皆經過同行審閱,實驗過程和數據分析均被仔細審查,研究質素得以保證。此外,Bem 也不是無名小卒,六十年代發表的自我認知理論(self-perception theory)是他的代表作,這理論指出人是透過其外在行為得知內在心態,換句話說,是行為影響心態,與心態決定行為的傳統思維相背。

將會發表的一系列實驗,不僅其結果具革命性,其方法更是神來之筆。Bem 把一些常見的心理實驗倒轉來做,讓我舉兩個例子。

假設我先給你看一大堆詞語,再隨機抽出一些給你打字,然後叫你盡量憶起剛才見過的所有詞語。毫無疑問,你多會記起那些曾經練習過的。Bem 把實驗倒轉來做,先給你看一大堆詞語,問你記得什麼,最後才隨機抽樣給你打字。邪門得很,你傾向記得那些將要打的字!

另一個實驗,我先給你看一個字(例如「美」或「醜」),再給你看一張照片,你要盡快說出照片是「美麗」還是「醜陋」。舉例,先看「美」字再看美女,必能很快認定照片是「美麗」的;相反,先看「醜」字再看美女,由於字與圖不配,認定照片「美麗」需時較長。兩者吻合時反應快,不吻合時反應慢,這是廣為人知的所謂「priming effect」。Bem 再次把實驗倒轉來做,先給你看圖,再給你看字;這樣判斷圖片美醜,應該不受字的影響吧。邪門得很,priming effect 依然存在,是倒轉的存在!

匪夷所思?我同意。還有一件事要說清楚,這系列實驗顯示,人的預知能力「不強,但統計上十分顯著」(small bu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);什麼意思?有必要解釋清楚。

假設擲毫 100 次,「公」53 次,這塊硬幣是否公平?很難說,53 次可能純粹「腐碌」,未必是硬幣的問題。

擲 1000 次,「公」530 次?……也可能是「腐碌」,但「腐碌」的機會下降了,硬幣有問題的機會上升了。

擲 10000 次,「公」5300 次?……硬幣可能真的有問題。

擲 100000 次,「公」53000 次呢?這塊硬幣擲「公」的傾向「不強,但統計上十分顯著」。

倘若朋友提議擲這塊硬幣來決定誰請食飯,我會婉轉地實話實說:「這塊硬幣問題不大,但肯定有問題。」

鍾庭耀也可以這樣告訴特首:「你的問題不大,得分差點合格,但肯定唔合格。」

如果愛麗絲知道 Bem 的實驗結果,她亦可以這樣告訴白色皇后:「我對未來的記憶不強,但我肯定我有。」

微弱的效應,需要夠大的樣本才能確認。Bem 的一系列實驗用了超過一千名受試者,每名受試者每次測試作出不下數十次回應,預感雖然微弱,但「腐碌」出現的可能性非常低(即是真有其事的可能性非常高)。統計學有些標準方法計算數據的「腐碌」可能性,心理學實驗的界線為 5%,即是假如某堆數據的「腐碌」可能性小於 5%,其結果便被認可。Bem 共進行了九個實驗,只有一個的「腐碌」可能性不及格(高於 5%),其中四個更是等於或低於 1%。

Bem 的實驗本身無懈可擊,接下來的問題是實驗結果能否在其他心理學家手下重複,據我所知,不少跟進研究已在進行。科學研究就是這樣,實驗不是一人做過便算,尤其一些突破性發現,別人一定自行複製,任何取巧舞弊最終無所遁形。

Bem 深明具爭議性的超自然感官若要打入主流,必須一些(對主流心理學來說)步驟易明、分析易懂的實驗,今次他借用(反轉?)經典心理現象,並以心理學常用的統計手法作分析,可說達到目的。設計實驗時,他亦刻意減少研究員與受試者的交流,把實驗盡量電腦化,一來減少研究員對受試者的影響,二來使實驗程序更為統一,增加成功複製的機會。

最後想強調一點,Bem 的實驗說明了預感(precognition)的存在,這只是超自然感官的一種,其他包括心靈感應(telepathy)、透視力(clairvoyance,透過普通感官以外的途徑收集訊息)和念力(psychokinesis,用意識直接控制事物)。電視或表演節目經常把它們混為一談,實際上它們是不同、亦未必相關的現象。背後原理當然未知,否則也不會稱為「超自然」,但我不妨在這裡思考一下。心靈感應、透視力和念力都不難想出一些解釋,如腦電波或人體磁場等,總之訊息通過某些不知名的渠道傳送;預感才最令人費解,訊息怎樣由未來傳至現在呢?用《鏡中奇遇》的說法,我們怎會「記得」明天?預感其實是一種「反向因果」(retrocausation),未來事物改變現在的一些狀態,完全違背邏輯。

預感可能存在,我亦希望它存在,但要怎樣解釋,我真的茫無頭緒。

(2010 年 11 月 24 日 信報副刊)

學術參考:
Daryl J. Bem (2010), “Feeling the Future: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Anomalous Retroactive Influences on Cognition and Affect,”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, in press (pdf).

其他報導:New Scientist, BPS Research Digest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